变变变!大同区把秸秆变成“香饽饽”

2023-02-03 08:40:02

过了春节


(资料图)

春耕也要提上日程

而在春耕之前

农作物的秸秆必须处理妥当

如何处置呢?

大同区的经验值得参考

秸秆变身“牛羊饲料”

去年秋天,林源镇新村一处收割后的玉米地里,一台大型机械轰鸣着。原来,这是秸秆打包机正在进行秸秆打包离田作业。

只见秸秆打包机开足马力,一走一过之间,原本立着的秸秆,就变成大卷的压缩秸秆被“吐”了出来,不一会儿,一个个柱形压缩秸秆,就整齐地摆在了田里。

据林源镇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春生介绍,林源镇新村共有玉米4万亩,4台机器昼夜不停地打包离田,12月底,秸秆就全部完成了离田工作。

压缩成块后的秸秆,都销往河北和内蒙古两个省份,用于牛羊的饲料。

压缩成卷的秸秆

秸秆变身“营养肥料”

秸秆不仅能变成饲料,它还是肥料。高台子镇有一个食用菌基地,里面种植的鲜菇所需的基料,主要就是玉米秸秆。秸秆经过处理后,再配上鸡粪等辅料,装在一个个小袋里,就成了菌袋,里面就可以种植鲜菇等食用菌。

在金晟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里,有标准化生产车间12个,温室7栋,每年消耗玉米秸秆在1.2万吨以上。这些玉米秸秆一半用于食用菌生产,一半用于饲草储存。

“一栋棚子,种一茬就得需要50吨基料,每栋大棚的生产成本大约在2万元左右。现在用玉米芯做基料,配上其他辅料,不仅缩短了发酵时间,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了。”金晟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棚室管理员张志军高兴地说。

还有相当一部分秸秆进行了还田处理,这么做,既减少了成本,也增加了土地的肥力。

秸秆变身“环保燃料”

在祝三乡一合作社的车间里,整齐地码放着一摞摞“小圆饼”,这些都是用秸秆压缩而成的燃料,它们产生的热量不亚于原煤。有了这些秸秆燃料,不仅节约了标煤,也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实现了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生态效益。

大同区将秸秆的综合利用,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和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工作来抓,全区已有11家压块站、32家综合利用企业。

下一步,大同区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继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的创新,将秸秆“吃干榨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晨晓

关键词: 综合利用 玉米秸秆 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