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区双榆树乡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3-03-10 09:29:16

原标题:大同区双榆树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力推进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资料图】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大同区双榆树乡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村民主体意识,培育文明乡风民风,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村民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民主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乡村善治画卷。

焕发基层党建新活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双榆树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深挖乡村红色资源,通过绘制红色文化墙、打造“五大板块”、设置“六红雕塑”、开办“乡土之声”广播等,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依托村屯红色网格,通过网格群、入户走访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收集群众诉求,受理群众政策咨询、事项办理等工作。针对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行帮办代办、上门服务,实现从“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组织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开展多种“微服务”,奖励党员“微积分”,激励党员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民风村风。通过“五分五管”“积分制+党员”等方式,抓好党员分类管理,不断增强党员身份意识。通过红色讲堂、集中培训等方式,对村屯干部进行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提升乡村自治水平

探索实践“积分制”治理,设立清扫卫生、好人好事等10类加分项以及违法犯罪、大操大办等10类减分项,引导村民以表现挣积分,形成动态、可操作性强的积分体系。通过小程序对积分进行线上记录、汇总、公示、审核等工作,优化完善流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百姓参与更加便利。现如今,“积分制”逐渐融入村民生活,带动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村风。开展典型评选宣传活动,每年评选最美双榆人、文明户、示范户、样板户等先进典型,进行公开表彰和积分奖励,并通过典型宣讲、设立乡贤榜,积极宣传典型事迹,用榜样力量带动村民向上向善。

规范行使微权力,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乡村治理,法治先行。建设法治阵地,建立6处法治广场、37个法治小院、40处法治之窗,设立法律宣传员、纠纷调解员等“六大员”,建立庭所联动、所所联动工作机制,开展法律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节,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探索“清单制”治理,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46项,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编制清单事项流程图,推动党员干部“照单”履责、规范行使权力。在党群服务中心专设综合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干部集中办公、事务一站式”办理。

提高村集体硬实力,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收入,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保障,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发展产业项目,整合上级扶持资金与其他村联合发展肉牛养殖项目,依托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探索发展棚室经济种植特色作物,逐步增加村集体收入,提升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基础设施,争取上级资金将屯内砖道升级改造为水泥路,方便群众安全出行。新建文化广场,配套活动器材,为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提供活动场所。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开展集体活动,组织开展扭秧歌、广场舞等各项活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五老”宣讲团、志愿服务直通车,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开展文艺演出、义诊等活动,以集体活动凝聚村民情感,共享治理成果。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卫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