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肇源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县域名片”
“六个创新”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以前,办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不仅要提供证明,还要跑好几个部门,等证也至少得半个月!现在,‘一站式’就能办完,不到半小时不动产证就到手,真是太方便了!”近日,肇源县居民王女士为该县办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工作的高效率频频点赞。
(资料图片)
聚焦全县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难点,肇源县司法局、法院、自然资源局三部门协同推进“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联办,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部门协作,实现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事项“一站式”办结。这种“集成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了办事环节、节约了办事时间、节省了办事费用,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只是肇源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肇源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县域名片”,结合县情实际,强化顶层设计,摸清症结、精准切入,突出“六个创新”,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接地气、见实效。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让百姓的事“源”满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梳理中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178项,在全市首推“源”满办服务模式,以自助办、“码”上办、网上办为载体,24小时“不打烊”,全年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2.3万件(次)。
创新项目包联模式,让手续的事超前办。为加快项目落地,一方面深入落实并联审批、容缺预审、承诺即开工等工作机制,一个项目配备一个服务专班,助企帮办、全程代办;另一方面,从每年10月份开始,就着手确定第二年重点推进项目,集中利用冬春时段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全力确保“开春即开工”。2022年,签约入统项目开工率位列全省第一。2023年“开春即开工”项目23个,年度投资64.8亿元,现在已开工项目5个。
创新企业办税模式,让涉税的事提速办。在全省首推“纳税窗口业务办理时限监管系统”,严格落实“首违不罚”“容缺办”“直通办”“预约办”和“错峰办”工作机制,即时办结事项提速35%,企业办税效率进一步提高。
创新行政审批模式,让复杂的事简单办。启动并完成2个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1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33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一枚印章管审批”范围,行政审批服务实现“一门、一网、一次”,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有效提升。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让麻烦的事立即办。针对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事项存在的提供证明难问题,创新提出“不动产登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人民调解介入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办理时长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现在的不到半个小时“立等可取”。
创新商标质押模式,让难办的事顺畅办。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运用企业商标专用权进行质押贷款,仅用两个工作日,就为鲶鱼沟实业集团在家门口完成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使企业顺利获得质押贷款2400万元,为全市商标专用权质押的首单、首例、首件业务。
下一步,肇源县将在推进服务再升级、政策再优惠,推动重点项目快落地;推进环节再减少、程序再简化,确保民生事项快办理;推进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强化,确保重点举措快见效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力争在省市考核评价中保持晋位争先势头。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卫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