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
(相关资料图)
让胡路区创业城街道十名女性
走上了颁奖台
她们被推举评选为“最美儿媳”
下面
就来认识一下她们吧
黄玉梅
婆婆患有高血压,饮食方面有禁忌,她细心记下,专门为老人做出既有营养又可口的饭菜;天气好时,她用轮椅推着婆婆出去晒太阳。
黄玉梅患腰间盘突出、筋膜炎等疾病,但仍每天天不亮起床,将做好的饭菜送到婆婆床前。
多年来,老人逢人就笑着说:“这是我儿媳妇。”
段玉兰
因爱人工作繁忙,照顾公婆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身上。她每天花心思给两位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二十年来,没和两位老人红过脸。
老人年纪大了,出门理发不方便,她就学习如何理发,现在已经成为了“行家里手”!公公身体不好,她经常带着老人四处寻医。虽然她自己患有重大疾病,但在照顾两位老人上从未懈怠。
贾福华
6年前,她开始与婆婆一起生活。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贾福华却将三天两头跑医院的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喂饭、洗脸、喂药、剪指甲、理发、擦身体、翻身……怕婆婆得褥疮,经常给她按摩。
婆婆说,有这样的儿媳,是自己的福气,虽不是亲闺女却比亲闺女还要亲。
李桂玲
五六年前,公公突患脑梗塞,语言不清,行动不便。从此,李桂玲开始照顾他。穿衣、喂饭、按摩……每天都重复着这些护理步骤。
她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医生,了解这类疾病的生活保养及药物调理。
李桂玲说:“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理应照顾好老人。”
张春花
小区的老人们经常对张春花的婆婆说:你儿媳妇可真好!
在他们眼中,张春花是最美儿媳。婆婆年岁大,有一些基础病,每天要吃不少药,细心的春花在每个药盒上标注每次吃的剂量。
张春花与婆婆一起生活多年,关系融洽得像亲母女。
蔡艳
公公婆婆六年前先后得了脑出血和小脑萎缩,面对两位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蔡艳不放心别人,亲自照顾两位老人。
因为老人只能吃流食,她就把食物打碎,喂他们吃饭;每天,她和丈夫给老人擦拭身体……除了工作,她把精力都放在了照顾老人上。
王秀玲
婆婆20年前患脑血栓,10多年前又得了脑出血和中风,导致眼歪口斜,王秀玲把婆婆接到身边,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五年前,老人摔倒造成股骨头骨折,丧失了行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常年卧床……在她的照料下,老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
邻居们经常夸她孝顺,王秀玲说:照顾妈妈,是我应该做的!
赵春霞
公公患脑梗瘫痪在床,需要全程照顾,喂饭、翻身、擦洗……为了让爱人能安心上班,她放弃工作,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白天做饭,晚上隔两个小时就得给老人翻一下身子,虽然辛苦,但她从不抱怨,乐观依旧。
高莲玉
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可在她这却被“改写”了。一年四季婆婆穿的用的都由她置办。在她的操持下,家里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在她看来,幸福的家庭的秘诀是,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赵秀娟
为照顾老人,赵秀娟把公公婆婆和妈妈都接到了身边,公婆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妈妈患小脑萎缩,衣食住行需要家人照顾。
每天,赵秀娟下班到家后,立刻忙起来,给三位老人清洗衣物、买药做饭、带三位老人出门遛弯……爱人在外面打工,经常不在家,照顾老人的重担落在赵秀娟一个人的头上,二十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
她们
是千千万万好儿媳的缩影
虽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
却以柔肩承担起重任
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一个个典范
撰文丨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腾飞 张杨
编辑丨赵晓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