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消息:大同区:昔日“不毛之地” 今朝“稻花飘香”

2023-06-21 10:35:34


(资料图)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央视新闻客户端【正直播】栏目板块双双聚焦大同区双榆树村,3000亩水稻田通过植保无人机作业、改善土壤结构、施入酸性肥料等措施改良盐碱地,把荒原变成粮田,从而实现粮食的增产,农民的增收。

盐碱地,过去被认为不适合农作物正常生长,重度盐碱地不仅长不出粮食,甚至会“寸草不生”,农民只得“望地兴叹”。近年来农业科研人员不懈努力,通过改良作物品种、创新栽培技术等方式,让盐碱地变成丰收田。

眼下正值水稻分蘖期,需要大量人力在田间施肥作业,但央视记者来到大同区双榆树村3000亩盐碱地改良水稻田的种植现场,却很难看到人影,三台植保无人机正在交替作业。据了解,3000亩的水稻田,三台无人机只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施肥作业。

盐碱地能不能种出水稻,除了对土壤中施入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降低 pH 值外,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通过偏酸性的氮元素肥料,调节稻田里的PH值并为水稻补充氮元素;另一个则是为作物补充锌元素。通过植保无人机,为水稻田施入定制的酸性氮肥,调节土壤和水分的PH值并未水稻补充生长所需的氮元素;通过喷洒富含锌元素的叶面肥,可以让锌元素附着到水稻叶片上,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据了解,双榆树村的盐碱地改良水稻,在去年就已经达到平均亩产370公斤左右,盐碱地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近年来,大同区开发利用盐碱地进行了“三步走”策略。从试点试验“探路”到适度扩面再到提档升级,不断解决“整地”、“饮水”、“技术”等难题,实施盐碱地改良整治的主要工程总建设规模为289.7358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239.6069公顷,新增耕地比率为82.70%。今年,改良和利用盐碱地工程还将继续的进行,通过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的资源,向盐碱地要粮,把荒原变成粮田,从而实现粮食的增产,农民的增收。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端稳饭碗,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要创新发展思路,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今天,再看盐碱地,千亩稻田处处绿意盎然,我们看到的是农作物竞相生长,迸发出新的生机,而背后是农业科技的“加持”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汗水和努力。

关键词: